当记者一行来到磐石市烟筒山镇大黑山村时,村部里正在进行一场带货直播。“三低”营养面、小米锅巴、彩虹面……两位主播加一位驻村第一书记,对着镜头你一言我一语地介绍着产品。
“为了提高木耳、玉米的附加值,我们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,积极与企业合作,为他们提供生产原材料。此外,我们村还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帮企业销售产品,每卖出一份,村集体就有2毛钱的收入。可别小看这2毛钱,从2020年1月份到现在,已经为村集体增收4万多元了。”大黑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阚阅告诉记者。
2016年,大黑山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,村集体账户可支配资金不足500元。经过这几年的努力,村里如今形成了以蔬菜产业园区、育肥牛养殖、光伏发电三大支柱产业为主,木耳种植、蜜蜂养殖、梅花鹿养殖、林下溜达鸡养殖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,是全省首批脱贫摘帽的贫困村。截至目前,村集体实现累计收入78万元,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350元,35户75人全部脱贫。
和这场直播带货一样,大黑山村近年来的扶贫事业开展得有声有色。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,村里逐渐改变了靠政策、靠帮扶、靠专项资金的思维模式,转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脱贫攻坚事业,不断催生脱贫致富内生动力。
“和我们村合作的这家企业为了保证原材料质量,在春耕备耕期间,无偿为贫困户提供种子、化肥等农资,收获时再以高价收购村中的玉米、木耳,由此能为村里的贫困户增收四五万元。”阚阅介绍说。
村民带着技术和资金返乡创业,汇成了大黑山村脱贫致富的另一股动力。
2017年,村民张金和带着制作木耳养殖菌段的技术返乡创业,建立了木耳种植园,如今已建成菌室1600平方米,地摆木耳面积1.5公顷,产耳3万余公斤,实现销售收入180万元。他还在村里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合作社,通过优先聘用贫困户在园区务工、流转贫困户土地入股等方式,让贫困户享受到“入园区务工有薪酬、自愿入股有分红、产业风险有保障”三重红利。
2020年初,村民冯宝良和刘伟返乡创业,分别新建了一座投资400多万元、年出栏3000头的养猪场和一座投资300多万元的养鹿场。
据介绍,从2019年末到现在,大黑山村吸引各类社会资金近1000万元。
村民贾宝财20多年前因意外坠崖落下了四级伤残,家中生活一度陷入困境。2016年,伴随着大黑山村脱贫攻坚的脚步,贾宝财承包了蔬菜大棚,还在养牛场和木耳种植园打工。得益于村里的扶贫项目和国家的好政策,贾宝财以辛勤的双手渐渐摆脱贫困,最多时一年挣了20多万元。
“依托于新建的养殖场,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将村民转化为农业产业化工人,让他们有‘三险一金’,有社会保障,从根本上切断‘穷根’。”谈到未来,阚阅充满期许。